冒险小说 其他类型 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谭七月谭三元全章节免费阅读

本书作者

易烟云

    男女主角分别是谭七月谭三元的其他类型小说《小说捡来的小团子是神级锦鲤谭七月谭三元全章节免费阅读》,由网络作家“易烟云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谭大妈和谭老爹想着家里的孩子,加快脚步回到了家。谭老爹推开门,进屋说着:“一两。”谭一两抱着谭六斤走来笑道:“爹,娘,你们回来了?”谭大妈将小七月放回床上,朝谭一两问道:“你弟弟,怎么了?”谭一两将谭六斤抱过来说道:“六弟弟好似饿了。”谭大妈接过谭六斤,“那好,你去看看你四弟,五弟,让他们早些睡。”“是,娘。”谭一两笑着转身离开。谭大妈撩起衣服,给谭六斤喂奶,双眸看着前方出神,半响后说道:“这个万老四总是跟我过不去,这嫁人了还不安份,真希望他们一家能有多远滚多远!”她虽然是气鼓鼓说的,但是并非是气话。三姐妹嫁到一个村,时常会碰着,糟心的事不少,能少见自然是最好。许是她的声音比较大,小七月又听到了,小眼皮眨了眨,肉肉小手抓了抓。这时,...

章节试读


谭大妈和谭老爹想着家里的孩子,加快脚步回到了家。

谭老爹推开门,进屋说着:“一两。”

谭一两抱着谭六斤走来笑道:“爹, 娘,你们回来了?”

谭大妈将小七月放回床上,朝谭一两问道:“你弟弟,怎么了?”

谭一两将谭六斤抱过来说道:“六弟弟好似饿了。”

谭大妈接过谭六斤,“那好,你去看看你四弟,五弟,让他们早些睡。”

“是,娘。”谭一两笑着转身离开。

谭大妈撩起衣服,给谭六斤喂奶,双眸看着前方出神,半响后说道:“这个万老四总是跟我过不去,这嫁人了还不安份,真希望他们一家能有多远滚多远!”

她虽然是气鼓鼓说的,但是并非是气话。

三姐妹嫁到一个村,时常会碰着,糟心的事不少,能少见自然是最好。

许是她的声音比较大,小七月又听到了,小眼皮眨了眨,肉肉小手抓了抓。

这时,从里屋出来的谭三元正巧瞧见了,不知不觉停下来看着她。

一双清澈的眸子里都是那肉嘟嘟的小手,

他一下出神,不由自主伸出手握住那小小的手掌。

谭三元虽然年纪不大,但是面上看着安静老成,是老谭家里这几个中最细心的一个。

总是在漫不经心中,将一家人照顾得很好。

他握着小七月的手,轻轻给她盖上薄被,在她耳边柔声缓缓道:“小七月,乖,睡觉。”

小七月听到这舒心的声音,双眼开了一条缝,看着眼前这位白净的小男孩,握紧了手,用力拽,若不是她身子小,感觉就要把他拽上来了。

谭大妈回头看到了,笑道:“三元啊,你七妹妹可喜欢你了。”

谭三元不好意思地将手收回来了,“小七月哪个哥哥都喜欢。”

小七月好似很赞同一般,挥了挥手臂。

谭大妈将谭六斤放在小七月一旁,笑着朝谭三元道:“三元,时候也不早了,你早些睡。”

谭三元点头,“嗯,是,娘。”

他晚上喝了谭二钱煮的灵芝汤,估计是气血补得太旺,所以睡不着。

谭老爹走来道:“三元,这几日你跟着四弟五弟他们去学堂如何?”

谭三元和老四老五才去了几天,所以也说不上好坏,里面先生教得东西,李大夫都已经教过他了,算是又重读了一次。

不过他不想让谭老爹失落,所以故意笑道:“回爹的话,很好,学堂的先生都不错。”

谭老爹欣慰地笑了,“那便好,那便好。”

说完,又去后院了,他要把鸡笼子都收拾好。

谭三元转身进屋也准备睡。

他们老谭家的屋子不大,一共也才三间。

一间就是谭老爹和谭大妈带着小七月他们睡的,这间屋连着灶台,所以平日里吃饭也在这里。

另外一间放着两张床谭一两,谭二钱和谭三元都睡这里。

还有一间非常小,谭四文和谭五贯勉强挤着能住。

谭家一家人在这个小房子里住了十几年了,虽然房子小,破旧,但是谭老爹十分勤快,三天小修,十天大修,所以即便老旧的房子,也从未漏过雨。

就像他说过,做丈夫的,做爹的,没有什么本事可以,但是必须要能给妻儿遮风挡雨,你说是不是?

夜色渐深。

谭老爹忙到最晚,回到床上看着屋顶发呆,许久没睡。

他想了想院子里的鸡,想了想烂地里的菜,想了想池子里的鱼,想了想山上的杉树。

想了很多,把以后的事都默默想了一遍。

他暗暗下定决心,一定要让一家人都过上好日子。

人嘛,就是要有一股劲,不服输,不信命,敢做敢闯,才有机会。

他想罢,翻身沉沉睡去。


“不去。”刘氏果断拒绝。

周大周二不依不饶,“娘,你还说你能徒手杀猪,却连个野猪都不敢逮,就是没用!”

刘氏听他们这么一说,脸皮有些挂不住,“谁说我没用?”

周大周二不屑道:“那娘去逮野猪啊!”

刘氏被他们套进去了,想都没想说道:“那好,那好,我这就去逮给你看看!”

“真的?”周大周二睁大着眼睛,欣喜笑道。

刘氏这下话都说出口了,下不来台,硬着头皮回道:“没错。”

周大周二一起笑道:“娘真厉害,要去逮野猪了,我们有野猪肉吃了咯!”

刘氏被他们这一夸,心都飞起来,打算去山上走一圈后回来,再骗孩子们说没有野猪了。

“娘现在就去山上,不过你们得乖乖听话,在家里好好等着娘。”

周大周二笑眯眯道:“是,娘。”

刘氏在家里拿了一把镰刀,就上山去了。

山上树林茂盛,空幽的天空传来鸟儿叽叽喳喳声。

刘氏也不是第一次到山上来,但是还是头一次一个人,难免有些害怕。

她小心翼翼来到山下看不见的地方,蹲了一会儿之后,起身准备离开。

然而,她才刚打算走,身后便突然传来唰唰声响。

刘氏心一紧,微微侧头朝后看去,只见身后不知何时多了一头大野猪。

这头大野猪比上次追着谭一两的还要大,尖尖的牙齿泛着光,黝黑的毛发油光油亮。

刘氏惊在原地脚都软了。

大野猪看着她,就像看着仇人一般,脸上满是愤怒,大鼻孔一下一下吐着气。

刘氏好似明白了什么,一边朝退去,一边说道:“那个....那个....猪大爷,我只是路过,路过,你家那媳妇,不是我杀的,是那老谭家杀的,你要是想要报仇,就找他们去!”

人家大野猪哪里听得懂她话,跨着猪蹄子就朝她奔来。

刘氏连忙拔腿就跑。

大野猪奋力去追。

刘氏虽然身子骨一直都不错,但是哪里比得上大野猪。

没过多久就被大野猪给追上了。

大野猪也是有脾气的,没有直接上嘴,抬起前脚朝她屁股一蹬。

刘氏猛地朝前扑去。

这山地里什么奇奇古怪的东西都有。

前方正是长着刺的草丛。

刘氏扑倒在草丛中,原本细嫩的皮肤上面四处是刮痕,痛得她直呼呼,“救命啊,救命啊!”

那大野猪许是也怕这带刺得草,一下不敢上前了。

刘氏虽然被扎得浑身是血,但是总算是保住了一天性命。

她长松了一口气,当真不敢再来了。

到了夜里。

老谭家的酱菜也切得差不多了,因为盐不够,所以只能腌制一小部分。

剩下的留着明日再腌制。

谭老爹第一天赶着去买盐,一大早就去了县城。

这次他特地带了谭三元的玉佩,想着寻一寻谭三元的家人,所以没有带上谭一两他们。

沿着街道谭老爹一共走了三条街,终于找到了一家典当行。

这种珍贵的东西,典当行可能最清楚。


路过的行人被他的喊声吸引,纷纷朝这边看,这人啊最喜欢免费的东西,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,谁还不愿意占便宜呢?

“小兄弟,当真是送鸡蛋吗?”一驼背老妇上前问道。

谭二钱点头,“没错,是送鸡蛋。”

驼背老夫笑得眼睛都眯起了,“那送我一个吧。”

谭二钱拿起一个鸡蛋,但是并没有直接给老妇,“婆婆,鸡蛋送你可以,但是你当真只要一个吗?”

驼背老妇微直起身子,“难道还能多送几个?”

谭二钱笑道:“能,当然能,我们呀,除了送你这一个之外,你要是再买三个,我们还会再送一个。”

老妇摸着头笑道:“我老了,算不明白,反正就是我再买三个还送一个我,对吗?”

谭二钱点头,“没错。”

老妇估摸手里的铜钱不多,从兜里掏了一会儿,拿出六文钱,“那好,给我来三个。”

谭二钱将手里的鸡蛋递给老妇之后,接过铜钱又从篮子里拿了四枚鸡蛋递给她。

老妇将五个鸡蛋数了又数,觉得还是自己占了便宜,笑眯眯地走了。

这四周围观的人,见着当真有鸡蛋送,就都纷纷围过来买。

虽然买的都不多,也就三个,六个。

但也算是能卖出一些。

许是因为围着的人多了,引来了不少人的注意。

正比如带着小妾走来的的曹县令。

这曹县令才刚给过世的发妻下葬,就带着新进府的小妾偷偷出来溜达。

这县里的人瞧着明面上虽不说,但是心里都鄙视得很。

这不都见着曹县令来了,纷纷让开低头窃窃私语。

谭老爹虽听自己妹子说过这个曹县令,但是没有见过,所以也认不出来,只以为是哪个官家大老爷。

他指着自家鸡蛋说道:“官老爷,这些蛋都是我们自家鸡生的,买些回去给夫人小姐们补补吧。”

曹县令原本是想凑热闹买一些,但是一听谭老爹说了小姐们,气就不打一处来。

“瞧着你们眼生,是哪里的?谁让你们在这里叫卖的?”

他一连串的问题问下来,谭家父子愣住了,他们可没听过这菜市口不能卖鸡蛋啊。

曹县令瞧着谭老爹是个好欺负的苦农,拿起一个鸡蛋就丢地上,“这平阳县可不是什么人都来贩卖的,都给我滚,下不为例!”

围观的人都被曹县令吓到了,纷纷你拉着我,我拉着你走,想买鸡蛋的也不买了。

他们虽然不喜欢这个曹县令,但是人家毕竟是县令,在这偏远的小山村里,可就是一方独大,比那远得不能再远的皇帝老子都还管用。

他说不能卖,那自然就是不能卖。

谭老爹回过神来,气得不行,挽着袖子打算讨公道。

“官爷,话也不能这么说,这里也没有人说不能卖鸡蛋啊?”

曹县令瞧着更生气了,鼓着眼睛,眼看就要发火。

“大人!”

谭二钱连忙上前喊住他。

曹县令一惊,这才发现一旁瘦弱的小少年。

“你谁?”


谭大妈放下吃了一半的稀米饭,抱起小七月,疑惑道:“这不是刚刚才吃吗?难不成又饿了?”

谭老爹回头道:“许是吃多了,肚子胀气不舒服,一两你替你娘抱抱,让你娘吃饭。”

谭一两瞧着那肉嘟嘟的小娃娃,喜欢得紧,连忙从谭大妈手中接过孩子,小心翼翼抱在怀中,“小七月乖,小七月乖,哥哥给你买糖吃,给你买糖吃。”

小七月在他怀里找到了一个舒适的角落,安静地睡了下来。

一旁的谭二钱瞧着眼红了,鱼都没有心思吃了,朝他们走来说道:“大哥,来,让我也抱抱。”

谭一两不想撒手,“不行,不行,我才刚抱着。”

谭二钱有些不服气,“二哥,你都抱了,换我也抱抱。”

谭一两抱着小七月侧头,“不行,就不行。”

谭二钱垂着头,眼睛转悠了几下,抬头说道:“大哥,大哥,小七月尿了,尿了。”

谭一两连忙低头看去,孩子挡着瞧不见,以为小七月当真尿了,便将手里的小娃娃递给谭二钱,低头朝自己的衣服看去,只见自己衣服上除了今个溅的一些泥之外,什么都没有。

“好啊!二弟啊,你骗我!”

等他再反应过来的时候,谭二钱已经抱着小七月跑了一边去了。

他瞪了谭二钱一眼,没有再计较,谁让他是哥哥呢?回头坐下来继续吃饭。“不与你争了,我吃饭,吃饭。”

他拿起筷子本要夹桌上的一块鱼,想来想去,还是将自个碗里的鱼肉块分了三分,分别放在了几个弟弟的碗里。

谭家老四老五高兴得差点跳起来,夹起鱼肉细细品尝着。

晚饭过后,谭老爹收拾灶台时,看了看米缸里的米,又快见底了。

他们封平村在山疙瘩里,家家户户都是以梯田种稻子为生。

谭家的那块地是烂地,稻子种了好几年都活不了,只能勉强可以收一些煮煮稀米饭吃。

谭老爹是个硬气的人,再怎么样也不能让家里人饿死,所以过去常常去里长家做苦工。

帮忙插插秧,收收稻子。

里长是个读书人,人倒是正直,就是倒霉,娶了一个小肚鸡肠的泼辣婆娘,生了两个混账儿子。

谭老爹本就是卖苦力的,里长瞧他勤快打算给他十五文钱一天,后来被那婆娘克扣得只剩下十文钱一天。

气得他不行,但也没办法,为了家人不饿死,只能忍着。

前年他家两个儿子把二钱打伤了,他一怒之下拿着斧头冲进了里长家,讨了一只瘦鸡回来,但也失去了十文一天的活。

即便这样谭老爹也是个不服输的,沿着村头到村尾,哪家要人他就去哪家,别说十文,就算是五文也去。

也就是这样拿命干着,才保证了这一家七口人能活到现在。

他将米缸盖上,粗糙黝黑的脸上带着倦意,明个又要出去找活了。

这时,原本去后院喂鸡的谭一两气喘吁吁跑来说道:“爹,你快去看看,快去看看。”

谭老爹连忙抹去倦容,回道:“怎么了?咋咋呼呼的?”

谭一两笑道:“爹,鸡又生蛋了!”

“生蛋就生蛋,哪还把你惊成这样?”谭老爹不以为然道。

谭一两拉着谭老爹的手往后拽,“爹,你随我来看看,”

谭老爹任由他拽着,一起来到了后院。

后院并不大,破草堆子围起来的。

可就是那块地里全是鸡蛋。

放眼看去,数都数不过来。


谭老爹朝着他的后脑勺就是一巴掌,“看啥子看!还不快去院子把那只母鸡给宰了,煮汤给你娘下奶!”

“好勒,爹!”谭一两摸着头,正要转身走,突然想到什么,回头道:“爹,我们家可就只有那一只老母鸡了,当真要宰了它吗?我们可还要指望着它下蛋啊!”

谭老爹摆摆手道:“宰了,宰了,这鸡一年上头,也没见它下几个蛋!煮了汤,你娘喝了妹妹好喝奶!”

“是哦,妹妹要喝奶,那好我这就去。”谭一两去灶台拿了刀出门。

这老谭家,父慈子孝,老子儿子一个比一个勤快,可就是穷得没米下锅,是这封平村数一数二的穷苦户,就连三岁小孩都瞧不起这户人家。

他们老谭家之所以会这样,完全是因为倒霉。

到底有多倒霉?

种田,要不烂地里什么都种不出,要不种出了被水淹得一干二净。

种菜,菜被虫吃所剩无几。

养猪,猪跑了,还得赔猪钱。

养鸡,不是飞走了,就是不下蛋。

就连去池塘抓个鱼,都能掉水里,成落汤鸡。

所以他们一家就算是忠厚老实,勤劳肯干,也穷得吃不上饭。

谭一两举着刀推开后院门,找到那只瘦弱的老母鸡,准备抓住给宰了。

老母鸡远远瞧着谭一两来了,眨着眼睛跺了几下脚蹲下来,咯咯咯咯叫了起来。

谭一两连忙探头去看,只见老母鸡屁股下多了一枚圆滚滚的鸡蛋。

他一喜,伸手去掏那热乎的蛋。

谁知,老母鸡又咯咯叫了几声,屁股一翘,一个蛋扑通滚了出来。

谭一两惊呆了,揉了揉眼睛,再次看去。

只见老母鸡昂着头,摆了摆尾巴,屁股底下好几个鸡蛋。

谭一两吓到了,双腿打着摆子朝屋里大声嚎嚎,“我的娘啊,这鸡成精了!”

屋子里的谭老爹听到了,劈头朝他骂来,“娘什么娘?没见你娘还在等着吃鸡啊!你鸡呢?”

谭一两扶着门,喘着气说道:“爹啊,那鸡成精了,见着我要宰它,一股劲把这辈子的蛋,一骨碌都给生下来了!”

“啥?”谭老爹竖起耳朵听着,“臭小子,你不会也跟你那二弟一样傻了吧?”

谭一两的脸顿时黑了,“爹,我是说真的,不信你去看看!”

说罢,一把拽着谭老爹往后院拖。

谭老爹一进院子,就看到老母鸡脚下二三十个鸡蛋,惊得下巴都要掉了,“我滴个娘啊,这是要发啊!”

“这么多鸡蛋够我们一家吃上好长一段时间了!”

谭一两躲在谭老爹身后,“爹,这母鸡一下生这么多,是不是成精了?”

谭老爹将儿子拽出来,“管它成精不成精,咱们有蛋吃不就行了。快!快把这些蛋都捡起来!”

“是……爹……”谭一两还是有些怕这一脸傲气的母鸡,但是他更怕他的老父亲,蹑手蹑脚拿起篮子开始捡鸡蛋。

在整个大成国,鸡蛋虽不是什么稀罕物,但是在穷人家还是很稀奇的,大多舍不得吃。

他们平时穷得饭都吃不上,这只老母鸡还是村头里长家赔的,一年前他们的儿子打伤了谭老二才赔的,还叮嘱他们再饿也不能宰了这鸡。

这时,谭家老四,老五也被惊醒了。

他们纷纷朝院子里看去,见着满地的鸡蛋,笑道:“爹,我们有鸡蛋吃咯!”


谭二钱并未自报家门,只是说道:“大人,昨个我们来这里卖过鸡蛋了,当时有两位官爷觉得不错,就全买了,所以我们今个又来了。”

“两位官爷?”曹县令顿了一下,略有所思,“你是说两位穿着黑色锦服的官爷?”

谭二钱故意模棱两可道:“好像是来着,我也记不清了。”

曹县令脸色立马变了,低头小声朝谭二钱问道:“当真都买了。”

谭二钱点头,“没错,不信你可以问问这路边商铺的人,他们可都看着。”

曹县令手一握,咬咬牙关,“那好,那好,你们这里的鸡蛋我全要了。”

“全要?大人,你确定全要?”谭一两走来问道。

“没错。”曹县令直接从兜里拿出一锭银子,瞧着应该有五两,递给谭二钱说道:“我全要了,等下送到我府上去。”

谭老爹和谭一两还懵着。

谭二钱已经将银子接在手中,“是,大人,我们这就将鸡蛋给您送去,不知您是哪个府上?”

曹县令挑着眉,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,“平阳县令府上。”

谭老爹猛地一惊,诧异之时,谭二钱已经乖乖应道:“是,大人。”

“嗯,我先回去,你们记得快些送来。”曹县令一边说着,一边又看了一眼鸡蛋才离开。

待他一走。

谭老爹生气地坐下来,“不卖,不卖,这样的人我们不卖。”

“怎么了爹?”谭一两从谭二钱手中接过那五两,“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啊。”

谭老爹瞥了一眼银子,横眉怒气冲冲,“那种人的银子不要也罢。”

谭一两和谭二钱并不知道是因为妹妹的事,所以觉得爹有些奇怪,但是也能理解。

谭二钱上前劝道:“爹,越是这种人的银子,我们就越要收吗?我们不收,留着给他享福不成?”

谭老爹一听,觉得有些道理,“可是这么好的鸡蛋我不想给他。”

谭二钱眼珠子转了转,“爹,我有办法。”

“什么办法?”谭老爹忙抬头问。

谭二钱从兜里掏出一条晕死过去的小蛇,这是他在来的路上抓的,本是想拿回去煮汤,看来这汤是喝不成了。

他将蛇塞在了这堆蛋中,“爹,走,我们去送鸡蛋去。”

谭老爹看着云里雾里,不愿意动身。

谭一两拉着他劝道:“爹,你就试试听二钱的,他现在鬼点子多。”

谭老爹无奈,只得先听他们。

眼看着太阳要下山了,谭老爹带着两儿子将鸡蛋送到了曹县令府上。

送完蛋之后,他们并没有及时走,而是躲在墙外的树上偷偷看着院子里的一切。

在树上谭一两小声问:“二弟,你是怎么知道的那两官爷,这县令大人一定会买我们所有的蛋呢?”

谭二钱沉着脸,看着院子里,缓缓道:“那两官爷瞧着不是本地人,穿着打扮非富即贵,在这平阳县能比县令还富贵的人,官位自然要比县令还要高,正巧今个在卖鸡蛋的是我听路过的几个衙役说过,近日有几个京城的人来了平阳县,若我没猜错,那两人应该就是从京城来的官爷。

谭一两脑瓜子不傻,一听就明白了,“所以曹县令一听这两位京城来的官爷把我们的鸡蛋都买了,以为他们是喜欢吃我们家的蛋,所以就全买了?”

“大致是如此,不过,我没想到他会全买。”谭二钱一本正经回道,一双清澈的眸子明显有了年龄不符的睿智。

谭老爹不懂这些弯弯绕绕,他现在只想看曹县令能不能受得起这些蛋。


白掌柜让谭二钱去当学徒的事情,听起来的确不错。

谭老爹将此事说出来之后,本想听听谭大妈的意见,但是见着她左右为难的样子,心里也明白了几分。

他拿不定主意,犹豫再三后,朝谭大妈问了又问,“他娘,你说到底是让老二去,还是让老二不去?”

谭大妈坐在床边,一时也不知该作何决定。

就在他们二人正愁的时候。

谭二钱自个站出来了,“爹,娘,就让我去吧。”

谭老爹停下洗菜的手,抬起头看向他,“二钱啊,你想去当学徒?”

谭二钱一脸认真点头道:“没错,爹,我本就喜欢学做生意,现在有机会能去白掌柜家当学徒,再好不过。”

谭大妈连忙起身,吃惊的脸上带着不舍,“可是,二钱啊,这真要是去了县上做了学徒,怕是十天半个月都回不来,这出门在外,谁照顾你啊?”

她说着说着,缓缓低下头,眼眶微微泛红。

这个老二自从脑子不灵光之后,谭大妈和谭老爹一直都是捧在手心上的,在这几个儿子中他们照顾得最多的一个。

这要是突然离家,他们还当真放心不下。

也不知他有没有吃饱饭,衣裳褂子有没有洗,傻病还会不会犯,有没有人欺负他,打他,等等,等等。

谭大妈越想心里越不舒服,深吸了几口,拿着袖口擦了擦双眸,“爹和娘不在你身边,你能行吗?”

谭二钱放下手中拿着的大木盆,看着谭大妈一脸认真道:“娘,我现在不仅傻病好了,年纪也不小了,能自己照顾自己了。”

说着,提起自己的衣摆继续道:“瞧瞧,我都能自己缝衣角了。”

灰麻衣角处一块小洞,被他用着歪歪扭扭的线缝合好了。

谭大妈拿在手中细细看着,“你这个孩子,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乖巧了。”

谭二钱弯着一双笑眼,说道:“娘,儿子不仅能缝衣服,还能洗衣,种地!”

谭大妈伸手,心疼地揉了揉他的头。

穷人家的儿子早当家,她这个二儿子竟也偷偷摸摸学会了不会东西。

她见着谭二钱如此想去,也没有再拦着了,只是说道:“去可以,但是你一定要跟白掌柜说,今后每三天回来一次,或者每七天回来一次也行。”

谭二钱见着自家母亲松口,连忙应道:“是,娘,我一定跟白掌柜说。”

谭老爹把手放在水里洗洗,笑道:“他娘啊,二钱去白掌柜那里是当学徒,又不是当什么大少爷,还三天七天回来一次,到时候能十天回来一次就不错咯。”

“娘,你放心好了,平常我和爹都会去县里,到时候会顺道看望二弟,保准二弟不会被人欺负。”谭一两跟在一旁笑盈盈说着。

屋子里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消散,又恢复了往日的欢声笑语。

谭二钱能有机会去县里当学徒,其实也是好事,好事就按照好事的方法来办,一直哭哭戚戚,哀哀怨怨,不成事。

谭大妈袖子一挽,起身大步走到灶台前,“娘给你们做酱菜了,都乖乖听话!”

“是,娘。”

屋子里大大小的一起应道。


陈大妈骨头稍微硬一下,还能撑住,朝老张家媳妇说道:“怕啥怕,这棵树本来就不该种在这里,你瞧瞧,瞧瞧四周都是矮屋,只有这一棵高树,哪能不招雷。”

“陈婶啊,还是小心为妙。”老张家媳妇的身子还在发抖。

陈大妈不以为然,“怕啥,怕啥,我才不信这种蛇神鬼怪之事!”

老张家的媳妇脸都被吓白了,虽然陈大妈说的有道理,但是她也不想再久待了,趁着腿有一点点力气,连忙起身离开了这里。

陈大妈一个人在原地,抬头朝那棵烧秃了的树恶狠狠瞥了一眼,脚一跺,转身也准备回屋。

谭大妈在屋里看着,差点笑出了声,抱起小七月走到门口,故意朝她喊道:“陈婶啊,遭雷劈了?”

陈大妈脸色更难看了,挺住脚回头道:“什么什么招雷劈,有你这么说话的吗?不过是树引了雷罢了!”

“是是,是!”谭大妈笑着眯着眼睛。

这时,谭老爹回来了,手里提着一条最少五斤重的大鱼,笑道:“媳妇儿,媳妇儿,我们又有鱼吃了!”

陈大妈看得眼睛都直了,她可还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鱼,不由得叹出了声,“老谭家的!你这鱼可真够大的,是哪里来的?!”

谭老爹将鱼提起来,爽朗笑道:“今个运气好,在我家烂地里的水池子里掏的!”

陈大妈一惊,眼睛都冒了星星,“那臭水沟里还有鱼?”

谭老爹没什么心意,“有,不过也不多,估计是从哪里游来的野生鱼。”

陈大妈听着,双眸一转留了心意。

谭大妈连忙将谭老爹拉回了屋,“他爹,快去把这鱼杀了,煮一些鱼汤出来。”

“是,是。”谭老爹笑眯眯提着鱼进屋。

谭大妈跟在后面。

二人进屋之后,谭大妈把门关上了,朝谭老爹说道:“他爹,以后要是再抓到这么大的鱼,拿篓子偷偷带回来,不要被其他人瞧见了。”

谭老爹不太懂,“为啥呢?”

谭大妈回道:“我们以前太穷了,村里都拿着我们一家垫底,瞧着我们过得差他们就得意,现在我们若是突然发了,他们怕是会心里不舒服,我们能低调一些就低调一些。”

谭老爹点头道:“那好,听你的。”

谭大妈话虽这么说,但是封平村还是有一些不错的人,比如他们隔壁左手边的许家。

许家一家三代都是老老实实靠种田过活的,虽然也不是很富裕,但是也能勉强吃饱,对老谭家也是照顾有加。

他们家好几次每米开锅了,都是从许家借的米,有些米到现在都还没有还。

谭大妈朝谭老爹吩咐道:“他爹你那天去镇子不是买了一些米吗?分一些出来,等老大他们回来了,给许大姐他们送过去,顺百还再把这鱼也切一块送过去。”

这媳妇儿的话,谭老爹是言听计从的,忙点头笑道:“是,我宰了鱼就送去。”

谭大妈这月子还没出,不好再久坐,抱着孩子又躺回了床上。

村里背朝黄土靠天吃饭的人,哪有什么月子坐,封平村的女人们大多生完第三天就下地,不过谭老爹是个十分心疼媳妇的人。

再穷也不能让媳妇儿连月子都不坐,所以就算谭大妈生了好几胎,这身子骨也还不错。

谭老爹趁着响午快到了,宰了鱼做好了饭菜,等着谭一两他们回来。

谭一两拿着菜种子和药材种子带着一群弟弟妹妹们种菜去了。

现在正是夏季,能种的也不多,估计午饭前能回来。

隔壁陈大妈在屋里闻着鱼香馋得不行,虽然封平村水多鱼也不少,但是大多农家都是拿去县城里卖,没有几家是留着自己吃的。

陈大妈家吃穿不愁,也只能过年过节的时候吃上一次,这下闻着香味能不馋,能不嫉妒吗?

她在门口守着,见着谭家那几个小子从烂地里回来了,偷偷从后门溜了出去。


谭一两和谭二钱两步化作一步,走来小七月身旁,见着她没事,忙抬头朝惊得腿软的谭大妈说道:“娘,妹妹没事,妹妹没事。”

小七月虽然不是谭大妈的亲生女儿,但是从喂她第一口奶开始,她就真真的把她当做了亲闺女。

眼下她的腿还在发软。

她无法想象这孩子落地,她会是什么模样。

谭老爹也长松了口气,扭头看向已经冷静下来的刘氏,厉色道:“刘野菊!你差点摔死我女儿,我要将你抓去报官!”

刘氏有些心虚,但却硬撑着脸面,叉着腰昂首挺胸,脸的肉一横一横,“老谭家,你可别瞎说,你哪只眼睛看到我摔你女儿了?!”

谭一两抬头道:“我们都瞧见了!”

刘氏瞥了他一眼,不屑道:“你说的就是真的吗?没见到这小丫头好好的吗?你们一家人这是想合着伙来诬陷我?”

“你这个婆娘,真是不讲理!”谭老爹气得不行,急冲冲要动手。

谭大妈拽着他的胳膊,将他拦了下来,扭头朝谭一两唤道:“去,把你弟弟妹妹都带进屋。”

“是,娘!”谭一两高声应道后,带着谭二钱和谭三元快步走。

知道自己闯祸的刘氏转过身,打算偷偷溜走。

谭大妈二话不说,转身冲过去,一把抓住她的后脑勺的头发往后拽。

别看她体型不大,但力气不小。

这一拽,直接把刘氏疼的呜呜叫。

“放开,快放开!”

谭大妈却更加用力,仿佛要把她的头皮都扯下来,嘴里还凶道:“平日里让着你,那是我们不想跟你一般见识!但今个你竟敢欺负到我女儿上来,那别怪我们不客气!”

刘氏是个欺软怕硬的,一边拉着自己的头发,一边喊:“来人啊!老谭家的要打人了!救命啊!”

然而,今个也是奇怪,明明才大早上,黑泥路上竟一个村民也见不着。

就连隔壁的陈大妈好似也不在家。

只能说她这个婆娘比较背时。

谭大妈早年可要比刘氏要泼辣,打起人来,又狠又准,直接两耳光上去。

打得她脸颊红肿,头脑发胀。

刘氏不再叫了,怔怔看着谭大妈。

谭大妈抬脚朝着她的屁股一踹,“给我滚!滚!”

刘氏本就底盘宽,这一踹,没站稳直接摔倒在地。

她虽然心底不服气,但一个人也打不过两个,直接连滚带爬跑了,临走的时候还不忘放话道:“你们给我等着!”

谭大妈捡起一块石头朝她砸了过去。

刘氏脚一跳,石头落了空。

谭老爹本还想追上去,又被谭大妈拦下,“不必去,这种人,自有天收。”

谭老爹虽然还很不服气,但是不敢不听自个媳妇儿的话,咬着牙忍了下来。

谭大妈拉着他进屋,“走,今天三元回来了,别冷落了他。”

“好。”谭老爹脸色一下好了许多。

两夫妻搀扶着进屋。

刘氏离开老谭家,摸着自己火辣辣的脸,心里早就把谭大妈骂了个一遍。

今个她是寡不敌众,若换做平时,她一定不会像这样落荒而逃。

也不知道是不是太过心急。

她走着走着,一时没注意脚绊到了一块大石头,脸朝下摔了下去。

地上正巧有一块尖尖的石头,随着刘氏扑来,那石头直接戳进了她的眼睛。

“啊!”

一声痛呼响彻天际。

刘氏眼睛鲜血直涌,触目惊心。

许是太痛,没过多久,她便晕死过去。

老谭家那边还一无所知,早就扫去了刚才的不悦,都沉浸在老三病好的喜事中。

“三元,李大夫当真说你的病好了?”

谭老爹一边给他夹着菜,一边说道。

“是的,李大夫说我已经不必用药了,所以不需爹再去送铜钱。”谭三元十分知礼地将夹来的菜吃掉,细嚼慢咽的,完全不像是农家孩子,甚至还带了一丝贵气。

谭老爹欣喜不已,扒了几口饭,“好好,真好,最近真是喜事连连啊,不仅你二哥不傻了,连你的病也好了。”

谭一两在一旁笑道:“是啊,爹,我们的好日子是不是就要来了?”

谭老爹喝了一口白水汤,笑道:“什么来不来的,我们老老实实本本分分过自己的日子就好。”

“是,爹!”谭一两应着,看向谭三元,“三弟是不是以后就住在家里?”

谭三元点头,“嗯,没错。”

谭一两欣喜不已,笑道:“真是太好了!我们哥几个又可以住一起了!”


从老谭家的烂地离着他们家也不远,也就几百米不到。

陈大妈很快便到了,见着一排排种满菜新翻的地,心中又是一顿火,大步上便是一通乱踩。

“我让你们种,让你们种!”

“这下看你们还能种出个什么东西来!哼!”

很快谭家兄弟忙活了一上午的成果就都没了。

陈大妈看着自己的成果,擦了一把汗,笑得得意,随后来到水潭边,往里瞅了瞅。

今个的确是有些奇怪,平日里这烂地的水潭就是一滩黄泥死水,可现在却是清澈见底,阳光照着里面的水草,一片碧绿。

陈大妈走近了一些,往里看,只见水草间游过了几条鱼。

那几条鱼甩着黑亮黑亮的鱼尾,仿佛在说:“来,吃我吧,吃我吧!”

陈大妈一双小眼睛睁得老大,那口水都要流出来了,顾不了那么多,直接伸手去抓。

那鱼儿也乖,见着手来了也不躲,被陈大妈抓个正着。

“哎呀!鱼啊!”

陈大妈看着手里得鱼,笑得合不拢嘴。

鱼儿大概有一斤多重,是一条草鱼。

陈大妈抓在手中,笑眯眯看着。

鱼儿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,好似也直勾勾地看着他。

“这老谭家的烂地还当真出宝贝了!”

陈大妈看着鱼头笑道。

然而就在这时,鱼突然张开了嘴巴。

一张犹如鳄鱼嘴的血盆大口密密麻麻都是尖牙齿,恐怖骇人!

“啊!”

陈大妈大吃一惊,猛地将鱼甩开!

然而那草鱼已经咬住了她的嘴。

陈大妈痛得拿手去拽,却怎么也扯不掉。

一番挣扎之后,鱼是拽下来了,但她那张嘴已经稀烂了,鲜血直流,痛得她满地打滚,想要呼救,却喊不出声音来。

等她再去朝水潭看时,早已不见那些鱼。

她惊骇不已,直接晕死过去

与此同时,老谭家一家正围在一起吃午饭。

谭老爹说了几件大事,第一件便是去学堂的事。

封平村虽然人不多,但是有一个小学堂,可供五岁到十五岁孩子上学。

以前他们家穷,只能在门外偷听,所以谭老爹手里有银子了,第一件大事就是送他们去学堂。

谭老四谭老五年纪小,不太懂,歪着头问道:“爹,为什么一定要去学堂呢?”

谭老爹摸着他们的头笑道:“你爹我虽然没有念过多少书,但是有一句话还是听说过的 ,那就是‘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。’一辈子种田是出不了头的,还是要去学堂,去念书,去参加科考。”

说罢,朝隔壁瞅了一眼,“你们瞧陈婶子家的两儿子,不就是念了书所以才在镇上找到了活。”

谭老四和谭老五似懂非懂。

谭老大老二老三都没有反驳,也算是答应了。

随后谭老爹又道:“再来还有一件大事,就是造房子!我们现在银子也不多,但是你们现在有妹妹了,总归还是要给你们妹妹造一间房出来。”

谭一两连忙站起来笑道:“爹,我们可以去山上砍树来造,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银子!”

谭老爹瞥了他一眼,“这山上的树哪是你说能砍,就能砍的。”

谭一两凑过来说道:“爹,这有主的树我们不能砍,就砍那些没主的。”

谭老爹恍然,“你是说深山里的那些?”

谭一两点头,“没错。”

谭老爹脸一沉,“不去,那里都是财狼虎豹,去了还能有命?!”

谭一两有些泄气,“爹,试一试,就试一试。”

“不行,别房子没造好,命就好了。”谭老爹直接否定了他。

谭一两本还要说的,只听到外面有人唤道:“不好了,不好了,陈婶被豹子咬了!”

谭大妈一惊,抬头问道:“这陈婶好好的怎么被豹子给咬了?”

谭老爹起身说道:“我去看看。”

“嗯,去看看,陈婶虽然嘴碎,但终究是邻居,你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。”谭大妈说着,将怀里睡着的小七月放床上。

谭老爹回道:“那好,他娘,你先吃,碗留着我回来再洗。”

“嗯,去吧。”谭大妈应道,给小七月拉好被子后坐下来继续吃。

谭老爹拉开门,去了隔壁。

一直没有说话的谭三元吃过饭后,拿了一本书坐在床边看着。

原本熟睡的小七月突然睁开了眼睛,水汪汪的灵动大眼紧紧盯着谭三元的背。

她抬起藕节一般的小手臂,轻轻拉了拉谭三元的衣襟。

谭三元感觉到了,微放下书,回头看她。

小七月弯着月儿眼睛,好似笑了。

谭三元一惊,这孩子是笑了吗?!